2011年2月12日 星期六
首善訪台風波的啟示
2011-01-30 旺報
陳光標赴台灣參訪,並於參訪期間向台灣弱勢群體伸出援手,其「高調慈善」方式,在台灣島內引發爭議。對此筆者評論認為,陳光標式的慈善確實尚未「盡善盡美」。這兩日接到幾位讀者電話,對筆者此文表達異議:「慈善怎麼就不可以『高調』?」
筆者質疑的並非「高調慈善」,而是「陳光標式的高調慈善」。換句話說,慈善不妨「高調」,但「高調」也有個對象問題,是在社會面前「高調」,還是在受惠者面前「高調」;或者說,「高調慈善」不應也不必以受惠者的尊嚴為代價。「嗟來食」這個故事中的齊國富人黔敖錯在哪裡?錯不在大張旗鼓,錯不在請CCTV做宣傳,錯不在要求政府表彰,而錯在對於受惠者的態度──「嗟,來食!」
當然,陳光標對於受惠者的態度尚不至於「嗟來食」的地步,但不管怎麼說,其在「高調」的同時,多少忽略了受惠者的感受,畢竟「排隊」、「上台」甚至「鞠躬致謝」,雖說不上多麼屈辱,終究不是什麼體面的事。這也是其在台灣地區引發輿論風波甚至差一點讓此次「慈善之旅」夭折的最主要原因,好在陳光標最後「從善如流」,不再堅持「直接」、「當面」,而改由將善款交給當地民間慈善機構間接發放,皆大歡喜。
觀察陳光標在台灣地區引起的風波,可以得到很多啟示。一是台灣地區民間慈善團體、機構的成熟發展。也正是基於這一點,當地行政部門才分外堅持「間接發放」原則,而「間接發放」的渠道就是「透過民間慈善團體」;也可看到此次風波中不少民間慈善團體紛紛發言,表達不一樣的觀點之外,也紛紛表示當仁不讓、願意承擔「二傳手」的角色。
二是民間慈善團體的成熟可以保證「善款」得到「善用」。毋庸諱言,「陳光標式的高調慈善」亦即捐款者與受惠者「面對面」,隱含著的是對政府主導下的慈善機制的不信任,而其在民間慈善機制已經較為成熟的台灣地區遭遇「水土不服」也就不奇怪了。
三是在民間慈善的交流中政府「配合」、「協助」的角色。我們看最先對陳光標「明確拒絕」的新北市、桃園縣,後來又表示願意「配合」、「協助」。行政部門態度的轉變緣於遭到了來自於公共輿論、民間團體以及弱勢群體的多重反彈──它們認為,受助者是貧窮老百姓而不是官員,政府沒有代為受助者「拒絕」的權力。
四是台灣民間對慈善文化的體認、對受惠者尊嚴的照顧。如國民黨民意代表羅淑蕾所言:「我每年捐米,反而是我在跟人家鞠躬,感謝他讓我有服務的機會。」最新消息是陳光標對「鞠躬致謝」一說進行了澄清,說他並無要求受助人「鞠躬致謝」,而是要向受助人「鞠躬」──不管這確是其原本的設想,還是遭遇批評後的改變,但願陳光標向受助人「鞠躬」的一幕,也能在大陸出現。(摘自《青年時報》2011-1-27,作者翟春陽)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50506146/112011013000361.html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