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05中國時報【本報訊】
今年的春節假期不算長,朝野有志角逐大位的政治人物,不但不得鬆懈,還必須秣馬厲兵,就此展開一場漫長的選戰競賽。而對於民進黨來說,未來面對的不只是朝野候選人之間的戰爭,更是民進黨自我定位之抉擇。
可以想見,開年之後,朝野政黨針對總統大選的競逐動作會日趨緊湊。雖然最近幾次選舉的結果,都顯示民進黨已走出扁案的低迷谷底,人氣逐漸 回籠,黨主席蔡英文獨特的個人風格,也吸引了不少中間與年輕選民,不過總統是一國之元首,也是國家方向的掌舵者,其層次與影響力,與地方百里侯或國會議員 完全不同,而選民在選擇時,必然會先思考國家將被帶往哪個方向。
民進黨今年的最大重頭戲,一是提名總統、副總統參選人,二是討論通過《十年政綱》,接著全力投入立委與總統選舉。日前民進黨決定用全民調 的方式產生總統、副總統候選人,這或許是為了讓提名人選更接近民意趨向,避免人頭黨員把持提名,不過一場激烈的初選廝殺,恐怕勢所難免。過後如何放下嫌隙 整合力量,一起投入大選,也攸關選戰成敗。
然而更重要的是,《十年政綱》對兩岸關係將採取何種立場,這個民進黨的最新兩岸路線,將是能不能說服人民將國家交給民進黨帶領的關鍵,它牽涉到民進黨對自己的定位、對兩岸關係的定位、對台灣國際空間的定位,以及對未來的視野。
坦白說,除非馬英九或國民黨犯下什麼嚴重錯誤,否則如果民進黨繼續高喊台獨反對兩岸交流,甚至想讓時光倒流到之前的鎖國狀況,那麼想打贏 總統大選頗有難度。因為兩岸和解合作,已經帶來明顯的成果,除了經貿交流的實質獲利之外,ECFA的簽署與兩岸和平環境的構築,也增加了台灣對外資的吸引 力,受到國際社會的稱許。而中國市場明顯蘊藏龐大機會,台灣民眾認為應該積極爭取,才能讓國家得到更多資源;而一個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對每一方面都是有 利的。
台灣民眾好不容易得到一個良好的兩岸互動,在選擇未來領導人時,當然會要求一個在現實中可以操作的兩岸政策,而不是無視現實一廂情願的自 閉論調。民進黨內有志者對此也了然於胸,就目前趨勢判斷,無論是在《十年政綱》、還是總統參選人的治國政見中,應該都會對兩岸關係採取比較務實的態度,繼 續維持交流合作,以化解選民的疑慮。問題在於調整的幅度有多大、對兩岸關係如何定位、是否能比國民黨的路線更有說服力、是否會激起基本教義派的反彈、以及 其改變能否讓人民相信。
民進黨如果能夠擺脫深綠僵化而過時的思考,跨出統獨那道關卡,提出務實的兩岸政策,當然是一種正向的轉型,也讓民眾多一個選擇。不過,這 牽涉到民進黨最核心的自我定位,一個不以族群為戰線、不把中國當敵人的民進黨,還有什麼可以定義自己和國民黨的不同之處?無論是經濟還是民生政策,民進黨 的主張、以及執政時的作為,和國民黨又有多大差別?
民進黨未來的挑戰,已經不只是總統大選了,而是當台灣面對著整個世界局勢的新變化,以及時代潮流的新走向,正努力為自己開創生存空間時, 民進黨自己的位置在哪裡?又能夠把台灣帶到哪裡去?這個挑戰非常大,也非常重要,如果只以權謀話術呼攏,會讓民眾失望。但如果民進黨能夠成功蛻變,無論對 自己、對台灣還是對兩岸關係,都將是正面的發展。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11050201/112011020500048.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