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1年2月12日 星期六

台灣特色的全民健保絕不能倒

2010-12-31 中國時報   
【黃煌雄】
         一般提到我國全民健保的特色,最容 易、且自然會直接聯想到的,便是單一保險人制。實施十五年來,全民健保還衍生保險價值高、保險範圍廣、行政成本低、資訊系統價值高、一卡走遍天下、看病 「俗擱大碗」的台灣現象。不過,這些「現象」並不足以完整解釋我國全民健保的蘊涵;而必須從制度規畫之融合性、推動執行之靈活性、以及關懷民眾之本土性三 個層面,才比較能正確抓住並論述具有台灣特色的全民健保。
     
         一、融合性:從當年規畫者與決策者的背景、規畫者所留下的文獻與決策者所留下的紀錄來看,他們大都充滿著社會情懷,也高度關注永續經營。 因此我國健保從規畫之初一直到現在,始終在公平與效益之間拔河||既強調公平,也要求永續;這種拔河使我國健保制度既有社會主義色彩,也有資本主義色彩, 既有「一隻看得見的手」在運作,也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影響。
     
         從需求面來看,我國健保很社會化,但從供給面看卻很市場化;我國健保既像社會保險,又像社會福利;同時既不完全像社會保險,也不完全像社 會福利;所以我國健保是多元的、融合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應該說,這是一種時代產物,因為當我國剛要走上全民健保之路時,世界上一些先進國家已實踐 了幾十年,這些國家所留下的經驗,都成為我國重要的參考,這個大時代背景也說明了為何我國健保制度有加拿大、德國、美國、英國、日本等國的投影。所以具有 台灣特色的全民健保的第一個特色是融合的、多元的,而非定於一的。
     
        二、靈活性:我國健保保費低、保險範圍廣,又有「三多」(看病多、拿藥多、檢查多)現象,但十五年來卻只調整兩次費率,即能安然渡過難 關,其最主要關鍵便是推動者在推動過程上所展現的靈活性與務實性。健保實行以來的論量計酬,由於PF的衝擊,帶動了衝量的惡性循環,不但影響醫療品質,更 危及健保的財務基礎,主事者乃客觀的面對新情勢,並務實地提出總額以為因應,更逐步採行論質計酬來提升品質。由於文化與民族性的影響,台灣很難推行英國的 家庭醫師(GP)守門員制,但卻繞了個彎,以英國GP為靈感,並靈活而務實地發展出社區醫療群之家醫計畫。
     
         正推動中的TW-DRG也是靈活而務實的案例,DRG係美國發展出來,為世界不少國家所採用,主事者經過長期的研擬及客觀的臨床評估之 後,以TW-DRG正式上路,目的在控制醫療支出,確保醫療品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畫」(IDS)不僅靈活,更是創新,它結合了承作醫 院、山地離島當地之衛生所與診所之分工合作,為山地離島之居民提供適時的醫療服務。因此具有台灣特色的全民健保的第二個特色是靈活的、務實的、求新求變 的,而非刻板的、靜態的、停滯不動的。
     
         三、本土的:現行健保完全是以中華民國有效統治地區內的國民為服務的對象。所有的改革,所有的試辦計畫,都是以二千三百萬人民的福祉與權 益為出發點來做思考,因此健保完全是植基於本土,而其發展也是植基於本土,其任何改革也是植基於本土。本土是健保存在的基礎和追求永續的動力源泉。從都會 區到偏遠地區到山地離島,凡本土之所在的範圍和構成本土主體之國民大眾,像IDS所關心的居民,社區醫療群家醫計畫所關心的社區民眾,以及多重慢性病整合 照護計畫所關心的弱勢老人,都是健保照護的對象。所以具有台灣特色的全民健保的第三個特色是本土的、草根的,而非外來的、飄泊的。
     
         這些年來,中國一再宣稱其改革開放的成功,實因堅持「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所賜;十五年來,我們所發展出享有國際聲譽的具有台灣特色 的全民健保,確實增添我們的自信與光彩,但現在似乎也到全國民眾,不分黨派與階層,共同善盡「永續健保、人人有責」,並給與呵護與支持的時刻。 (作者為 監察委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