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0年12月30日 星期四

15-03-02.學童有所托 教師不流浪

2010-02-25【吳統雄】
 
     台北市社會局日前公布「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調查」,發現近五成的孩子,放學之後沒有大人陪,最常自行進行的活動,就是打電腦、上網。同一天,高雄市警方夜間臨檢時發現,竟然有父母把孩子「寄」放在網咖,還給錢交代服務人員幫忙教孩子寫功課,簡直把網咖當成是另類的安親班。
 
     使用電腦與上網本來是件好事,但全世界的研究也發現,當前網路上有過半的行為是過度的遊戲、過度的社交、與脫離現實的過度虛擬行為,形成 「網路沉迷」現象。教育部有鑑於此,刻正委託包括本人等三個團隊,進行學生安全上網與資訊素養二年期研究計畫,希望詳細調查現況並提出對策。
 
     但作為一位國小學童的爸爸,我已經不能等待自己的研究了。
 
     我看到的是:當前國小教育時程設計雖有合理基礎,卻沒有實際的配套措施。長期發生人人知道的弊端,卻沒有人願意改革!
 
     同時,近十年來流浪教師問題惡化,也沒有人提出:將兩者之不足互補,實施上並不困難、且可一舉數得的解決方案!
 
     國小下午四時放學,各年級有一至四天下午不上課。避免學童被課業排滿,立意很好。美國也是這樣,但美國的學校是在課後安排了許多體育活 動、藝文隊伍、主題社團、甚至義工活動,讓學童自由選擇參加,還是留在校內、由老師指導,目的是讓學童五育均衡、發展潛能、學習人際關係,也減少了讓學童 一個人沉迷在網路中的機會。
 
     但臺灣長期以來,是直接把學童丟給父母。在都會地區生活的壓力,父母很難不同時工作,所以極高比例的家庭,只好把學童一個人丟在家,或是托給安親班。最糟的趨勢,就是交付「網咖安親班」了。
 
     各小學旁邊櫛比鱗次都是安親班,但再豪華的安親班也不可能有學校的操場、有學校的安全、有學校的資源可以設計多元的才藝與活動。而學校所擁有的、全民所投資的固定設施,卻在下午四點以後就關閉了、閒置了。
 
     有些學校其實提供了一些活動,但幾乎都規定五點半左右一定要結束,這對大部分的父母可說毫無助益,還是要另托安親班。其中也有些學校,不肯提供運動後點心、或是其他非常小的服務,使得父母在選擇時也猶豫卻步。
 
     其實解決的方案唾手可得:衡諸當前合格的流浪教師,依據不同的統計有五至十萬人,為什麼不讓各校甄選適當的員額擔任各種課後輔導活動的教師呢?以臨時人員聘用也可以呀!
 
     第一、在作業上,既然是「課後」教師,就應能配合父母下班的時間。期望這個時程中,提供一些不輸一般安親班的服務,亦應屬合理。當然,學 校應該設計的是各種「活動」,雖然可以有適當的課輔,但絕不能變成「惡補」、甚至另一個網咖。事實上,當前的安親班也不以惡補作號召,常以才藝班為訴求, 所以學校來設計活動,絕對是可行的;尤其是體育活動,更是迫切的、安親班做不到的、對國民體質發展絕對有幫助的。
 
     其次、人力資源上顯然沒有問題,而且同時解決流浪教師的問題,也減緩整體性的失業問題。
 
     第三、財務的問題,爸爸媽媽都已經付費給安親班了,還會吝於參加條件更好的學校課後輔導活動嗎?既成的市場說明一切,眾安親班都可以營利了,公立國小可不以營利為目標,加上固定費用分攤低,豈不是無須公家預算,還一定會辦得更好嗎?
 
     最後,當然還有可以協助落實均衡教育的理念,提升公共投資的效益…等等優點。
 
     國小教育時程的弊端與流浪教師的問題解決,是可以畢於一役的改革、也是沒有顯著困難的公共政策,我們希望有權力推動的人士能夠嚴肅以待、立即啟動。
(作者為世新大學資管系教授,教育部學生安全上網與資訊素養研究計畫主持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