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0年12月31日 星期五

10-02-01.身心障礙者是不可逆的弱族群


2010/03/11 王群光
   身心障礙是對生理構造上或精神心理上有缺憾不足者的統稱,可以是先天、也有可能是後天外傷或疾病引起的。
   後天的疾病也會導致身心障礙,如中風後變成半身不遂,就是由正常人變成身心障礙者的例子。
   身心障礙通常是指永久性的殘障而不是暫時性的失能,例如一個人雖然中風導致短暫性的行動不變,但稍後逐漸恢復正常而完全無障礙,由此可知,正常人與身心障礙者間是單向不可逆流動的,能恢復正常的是屬於疾病到某個程度,超過若干時間,專科醫師認定患者已經不可能恢復了,才會開殘障證明,患者可憑證明領取殘障手冊。
   身心障礙者嚴重到某個程度,就屬於完全失能,不但無法自理生活甚至吃飯都要人餵。並非器質性疾病如外傷、中風才會導致完全失能,有些心理精神疾病也會。例如有一種呆滯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數小時或一整天不吃不喝都維持一種很奇怪的姿勢,形同肢體失能。
  已經達到失能程度者當然不可能從事任何工作,反而需要人來長期照護。當作一家支柱主要收入來源者變成身心障礙者,甚至失能者的時候、家庭的功能就徹底瓦解。
  所謂社會主義的思維,就是要想辦法來照顧到每一個弱勢的人,讓他們可以衣食無缺有尊嚴的過人的生活。因此,社會主義者往往也是人道主義者。
  資本主義則強調競爭適者生存,失敗者只好自生自滅。
  傳統的社會主義政府動用到納稅人的錢來補貼弱勢者,因此導致稅率過高、企業出走後,政府債台高築被龐大的社會福利支出拖垮。舉國上下也因政府無微不至的照顧而養成好吃懶做的壞習慣。
  共生公民社會主義則是採用全民共生、弱勢者共生的概念,一來讓弱勢者之間彼此互相照顧,也可以進一步做到老人照顧更老的人。二來建立完整不受中間商剝削的農產品生產銷售機制,所生產出來的農產品透過共生商店直接提供給消費者。政府不但不需要花更多的錢,反而可以省錢,甚至賺錢,這就是共生機制的好處。
   農民是屬於經濟上的弱勢族群、也可以應用輔導身心障礙者的方法來加以扶助(見耕者有其店篇)共生公民社會論壇http://symbioticnet.blogspot.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