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6年12月24日 星期六

去中國何來文化

某女立委「反對扯鈴」之說,被譏「太扯了」。其褊狹荒謬,與「去中國化」同。不過,我們對「中國」這個名詞現在普遍誤解,應先糾正。


「中國」在民國以前是文化所在地的名稱,更古叫「華夏」,後來稱為中華。過去沒有一個政治統一的朝代用「中國」做國名,可知「中國」是東亞古老的地域的泛稱。中國文化多次成為一個大國,歷史上也曾經分裂為多國,不論一國或多國,中國文化是華夏共同的陽光、空氣和水,超越地域、國家、政府、黨派的分別,是東方最古最大的文化。與中國文化相對的是「歐洲文化」(或稱西洋文化,後來美國崛起壯大,合稱歐美文化)。日本、韓國與東南亞各國的文化,在譜系上是中國文化的子孫輩。尤其日本,漢字、衣冠、宗教、寺廟等等皆學自中國文化;若把中國文化抽去,就不成其為日本。


日韓等國都無法做到「去中國化」,台灣豈能?所以許多人會說台灣若要去中國化,應去漢字,去閩南語,去媽祖,去故宮博物院…。台灣未來應何去何從,要看2300多萬居民,也要看14億人的意向。但不論統獨,都在中國文化中,「去中國化」是不可能的事。


某報社論把領土、人民、主權的統一與文化、文字的統一混為一談。說秦代的書同文是秦王為了統一思想而下令統一文字。其實不對。難道先秦的法家、儒家等百家學說不已是同用漢字所寫?秦代在不違背「約定俗成」的基礎上,選汰整編,以小篆建立漢字統一的規範,使漢字通行天下,稱為「大語文」,功在青史,人所共知。(而苦心孤詣製作的「台文」,因為「小語文」行之不遠,注定沒有遠大的生命,終必成「遺留物」。這不是有意輕視小語文,是語文天生的法則。)美國跟英國200多年前曾打過獨立戰爭,美國勝,但英語文化仍為兩國所共享。可知統一與獨立,在領土主權上不可妥協,但在文字等文化上卻都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自由取捨,可以共享。


近日關於爭奪「中華文化總會」這件事,只要看綠營「黨產會」的強橫,便可知執政黨不會客氣,必也通吃。我不談藍綠在此事上的是非,從此會的緣起上說。當年大陸文革批孔子,破壞中華文化,因此國民黨在台灣成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還辦了一份同名雜誌。後來大陸文革落幕,改革開放,再後來重新肯定孔子與中華傳統文化,研究中國文化漸漸不是台灣所專擅,所以改為「中華文化總會」。


從官辦後來改為民間文化團體。但看其執委名單,都是黨國大官要角與大財主,沒什麼民間文化人,便知它只是衙門,名利所在,引人垂涎。綠營新主入厝,必也一樣由眾官商名流來玩文化。不管官辦或民辦,第一次「中華文化復興推行委員會」在當時可說名正言順,有其時代意義。但後來改為「中華文化總會」就不恰當;民辦後便更甚。什麼叫「總會」呢?豈不是自認「源頭」?這與多年前馬英九曾在電話中問我漢字問題,我告訴他,將「繁體字」稱「正體字」並不恰當,因為歷史上「正體」不只一種,他不以為然一樣。他們不喜聽不合己意的意見。我看《兩岸常用詞典》也是自我感覺良好。此典工程不小,贊助公司之多,所費必不貲,但這樣的一本大詞典,在現有各種中文詞典中有點「多此一舉」。


台灣社會最嚴重的病就是國民在國家認同上的分歧與對立。這種環境,設「文化總會」不會有意義,設「文化部」也不會有正面的作用。因為當文化成為政治的工具,政治只是把褊狹的意識型態裝扮成「真」與「美」,以表現政績,對政黨地位的鞏固有利,對社會常造成誤導。文化的偏執更加深政治的對立。


很荒謬,台灣的兩黨政治竟以惡鬥與民怨互相「拉拔」:受唾棄的A黨正好促成B黨上台,如此互相依賴,政黨品質一輪比一輪下降。不過,這回綠營第二度取得政權,它比以前學乖了。它更曉得徹底癱瘓反對黨才能絕其後患。許多違法、將就的事急切出手,可以看出權力的饑渴與對利益布建的精密,以及在陶醉中對客觀世局反應的遲鈍與漠視。這將使台灣全面下坡更快。


綠營當然不會熱愛中華文化。它在政經之外要掌控文化,只是要將形而下與形而上兩端都抓在手裡。文化總會得到之後,很可能去「中華」二字,不敢太露骨改為「台灣文化總會」,但不改不甘心,大概還是改為「國家文化總會」吧。
今年選舉後用「髮夾彎」已很熟手,何況超級民主大國的川普選後何止用髮夾彎而已。可以預言,現在選舉「智商」升級,未來選舉政見必更近乎詐騙也。


資料來源: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61127003201-26210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