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6年6月16日 星期四

美中迷你冷戰 震央在台灣

 
陳清泉

美國與中國大陸正在西太平洋重開一場冷戰,但規模要比過去的冷戰小得多,主要戰場僅限於亞太地區各國。儘管只是一場「迷你冷戰」,其影響可能比冷戰還要深遠。
美中在西太平洋的強權角力,正以南海為開端,漸次形成「新冷戰」的氛圍。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安全峰會上指出,中國在南海追求軍事擴張,有進一步疏離其區域鄰邦及建立「自我孤立的長城」之風險。與此相對,美國堅持在南海「自由航行權」,以及歐巴馬政府在「香格里拉對話」期間,爭取與會各國支持南海仲裁結果必須具有約束力,則引來北京的憤怒。雙方源自國家核心利益的糾葛,以及在南海議題針鋒相對,彼此因戰略矛盾,一場海洋霸權的地緣政治角力,更加熾熱地展開。
上述地緣政治因素若再加上北京追求著更多的能源資產,推進能源供給來源的分散化,謀求擺脫海上石油生命線被美軍控制的現實。能源使中國在實質上強力整備遠洋海軍,推進著成為西太平洋唯一強權的國家戰略。整體而言,美中這場在西太平洋的「迷你冷戰」,將不會在2016年獲致決定性結局,至於其他國家,則仍必須長期處於美中的雙重壓力之中。
然而,這場賽局的意義極為重大。在地緣政治上,如果中國輸掉這場競賽,將完全被孤立,且在全球政治上變得無關緊要,甚至面臨國家安全與讓渡東海、南海島嶼主權危機的惡夢。反過來說,在和華府的競賽中,如果北京能夠擴大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並遏阻乃至削弱美國的擴張,那麼中國將可以在重返全球地緣政治舞台中心的路上,獲得一個有利的起跑點。
對華府而言,這場權力競賽的結局攸關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海權地位。如果華府輸了這場競賽,中國海軍將會突破二戰後由美國標定「第一島鏈」的圍堵,直抵「第二島鏈」。如果中國在西太平洋得以壓制美國,最終將有機會威脅美國的全球霸權。反之,如果華府成功地制約中國的地緣政治地位,則可維持其亞太地區的支配性強權,那麼,中國在地緣政治上的前途將跨不出「第一島鍊」,更無從威脅美國的全球利益。
簡言之,儘管當前美中「迷你冷戰」的規模小得多,但其賭注卻非常巨大:攸關史派克曼「邊緣地帶」的最終命運。如果美國贏得這場鬥爭,那麼,亞洲季風區的「邊緣地帶」的權力將穩固。如此一來,今後美國在處理其他既存的或潛存的挑戰國時,將可以取得一個更為有利的地位。
美中正在西太平洋進入一場特殊形態的新冷戰,這場「迷你冷戰」將會決定「邊緣地帶」的命運。跡象顯示,台灣正走向戰略競賽的中心點,只是,華府和台北希望維護現狀,而北京則憂慮新政府一反馬政府時期的兩岸政策。
在最終分析上,民進黨政府選擇了「親美遠中」的戰略,而台灣正在成為亞太地區地緣政治板塊變動的震央,但新政府似未感受到地震能量正在累積的巨大危險,這是當代台灣真正危機之所在。
(作者為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中國時報)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607000480-2601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