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6年4月29日 星期五

後互聯網時代的上海機會

 
丁學文/上海金庫創投管理合夥人

後互聯網時代的上海機會
(丁學文提供)
後互聯網時代的上海機會
獨特視角下的上海外灘,氣象萬千,美輪美奐。(新華社)
在互聯網即將席捲一切的時代,上海將何去何從?我認為,「互聯網+」正在給上海一次重新洗牌的歷史機遇。這次上海將不會缺位,希望台灣亦然。
台灣最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雖然有越來越多的外國媒體關注台灣,但偏偏提醒及擔憂的論述卻是占了多數。經濟學人在最新一期的雜誌上再度以《Taiwan 2.0》對台灣最引以為豪的科技業惡狠狠的潑了一盆冷水,文章內容除了以鴻夏戀剖析了台灣企業全球化的不得不,更強調台灣過往習以為常的代工模式已經到了不得不換代升級的關鍵時刻。雖然令人難以接受,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兩岸的反轉正起源於台灣在互聯網時代的缺位,這其中往來於兩岸的台商感受最深,我們可以不接受大陸在很多方面已逐漸領先台灣,但卻不得不承認大陸的互聯網發展確實已把台灣拋在了幾條街後。無獨有偶,台灣在互聯網發展缺位的疑惑上海也有:為什麼產生不了馬雲、李彥宏及馬化騰?這是從俞正聲主政以來上海最大的痛。十三五期間,上海互聯網還有搞頭嗎?是線上視頻?網路遊戲?還是生活消費類服務?我看全部不是。因為馬雲、馬化騰、李彥宏早已倚靠電子商務、社交網路、搜索引擎等壟斷了各自的生態系統。
台灣觀點
是的。過去20年,互聯網在中國引發了一場革命,誕生了以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為代表的互聯網新經濟,從而奠定了杭州、深圳、北京的互聯網經濟領頭羊地位。但未來10年甚至20年,互聯網在中國將引發一場更大的革命,這場革命帶來的不再是單純的互聯網經濟,而是「互聯網+」經濟,後者的經濟體量將遠遠超越前者,同時也將打破之前的互聯網地緣經濟桎梏。
換句話說,在「互聯網+」時代,大陸各省市都將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因此,「互聯網+」戰役的主力軍不是互聯網而是實體經濟,「互聯網+」行動的關鍵字是融合而不是顛覆。曾經,上海為何出不了馬雲的討論火熱一時,這代表著上海上下希望發展好互聯網的殷切希望。近些年,上海也曾出了類似餓了麼、洋碼頭等新銳互聯網企業,但不僅企業數量偏少,發展規模也不算大,反倒是一些曾經火熱的互聯網企業消沉得很快。比如,盛大、巨人、九城、久遊等曾經耀眼的企業均快速衰落。
上海缺位互聯網其來有自
為何作為中國最大的城市,亞洲、甚至是世界的金融中心,上海反而缺乏互聯網從業人才?首先,上海地區的人一向以精明著稱,喜歡計算投資回報率,尤其看重前期1到2年的投資回報率,若收益率不高,甚至虧本,不如投資到房地產、汽車等更保險的投資專案。這使得上海的互聯網創業者偏重於離錢近的行業,如遊戲、互聯網金融等細分領域,這也是上海為何能誕生盛大、九城等企業,而不是騰訊、阿里、百度這些企業的原因。
另外,上海人的特點是喜歡買辦文化,上海500強企業很多,當地人喜歡進入世界500強工作,每天喝喝咖啡,人生選擇更是先買房和車,因為創業是風險太大,並不被大多數人接受。所以,上海人往往被認為沒有創業激情,外地人也不願到上海創業,即便到了上海,也很容易被上海文化同化。這一切只能被歸結為文化問題,看來上海人雖有全大陸公認的小聰明,但卻反而誤了互聯網創業這等大事。
互聯網後三十年厚積薄發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當上海的互聯網創業者都偏向保守,上海的人不傾向互聯網創業,那上海要如何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呼喚出馬雲式人物出現?當下大陸互聯網企業分南北兩派,以產品為核心的南派,比如騰訊、華為、大疆等。還有以行銷、運營為導向的北派,比如小米、滴滴等。
而上海有上海的風土文化特徵,既不像南派鑽研技術,也不像北派強於行銷。馬雲在浙商大會上的演講,把互聯網和此前的蒸汽機時代、能源時代做了比較,都是分為前20年和後30年。每一次變革的前20年都是冷兵器時代,由於技術的爆發,給很多公司帶來了紅利。但是互聯網的後30年就不能免俗的會進入品牌競爭時代。
所以,當互聯網後30年來臨,也就意味著互聯網品牌競爭的時代來臨。在這個階段有著萬國文化背景的上海將更有機會成為時代的領頭羊。在互聯網剛剛發展起來的前20年,上海並沒有出BAT中的任何一個,就連小米、滴滴等後起之秀也和上海沒有半點關係。
所以很多創投人喜歡恥笑上海無能,這一點也被上海政府方面默認,於是從去年到今年,出台了一系列殺雞取卵的政策,比如獲得一定數額投資就可以獲得上海戶口,再比如投資人如果投資失敗可以獲得上海政府的一定補償等等。這些足以看出上海政府真的非常著急,但在我看來,這其實沒什麼可著急的,上海有上海的風土人情,處事習慣,這是多少年積澱下來的文化,不是一時半載就可以解決的。但同時上海人的慢對於品牌培養卻是有很大好處的。
台灣若借位上海後市可期
隨著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此前積累的互聯網技術、產品日益成熟,必將迎來更加深入和大規模的應用,也因此會迎來普遍的消費大升級以及互聯網產品的品牌化蛻變。任何有品牌調性的東西在上海總能非常好的生根發芽,也正因此,上海人對品牌見多識廣,所以他們也就更知道如何去經營一個品牌。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世界級品牌進入中國,首選總部地址總在上海。所以,上海人對於用戶體驗、品牌文化的那種追求是深埋在骨子裡的,不是你隨便學學就能學得來的。這在狼煙四起的前20年冷兵器的互聯網時代,是英雄無用武之地的。
但是在後30年的互聯網品牌時代,這樣悶騷的品牌櫥子恰恰是最為稀缺的人力資源。以此對比,台灣絕對有上海擁有的基因,更具備上海正在架構,但尚未成型的國際化創意,唯一差距是上海腳踩大陸內需市場,台灣卻立足國際不願沾泥。如果我對互聯網後三十年的判斷正確,上海絕對會後發先至的占據一定的互聯網高地,台灣想要再續榮景,就沒有理由再次缺位,我衷心希望台灣新政府520上台後,也能讓台灣2.0兼備互聯網基因,並在後互聯網時代取得讓人眼睛一亮的布局。
(旺報)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404000687-2603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