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6年3月16日 星期三

趙爾東專欄-第四次工業革命 大陸有先決優勢

 
趙爾東


年初達沃斯經濟論壇主題是第四次工業革命,認為將對世界產業影響重大。德國「工業4.0」要把傳統製造與3D列印、無線通訊、人工智慧、機器人等技術結合起來。大陸的「中國製造2025」和「互聯網+」還要加上更多層次的應用,這都是各家殊途同歸不謀而合,中德甚至可考慮合作。
中國要掌握「第四次工業革命」是有特別優勢條件的,大陸比其他國家能更快的完成支撐「第四次工業革命」發展所需的「先決基礎建設」,該建設至少應包括:
1、生產製造:2014大陸製造業產出已占世界20.8%,連續4年為世界第一。大陸同時也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當然,「大」、「全」不一定是「強」,但陸應能做到「強」,很少國能做「大」、「全」,這是更難得的優勢。
2、貨暢其流:2014年大陸有8個貨物輸送量世界前10大港口,陸高鐵營業里程1.9萬公里、鐵路營業里程11.2萬公里、公路里程446.4萬公里、高速公路里程11.2萬公里、定期航班航線里程463.7萬公里,多為世界數一數二,快遞日多,以後還有 「一帶一路」和亞投銀行的加持。
3、晶片產業:大陸晶片產業有跨越式的進展,但每年仍需進口兩千多億美元的晶片也說明了當前的美中不足。本著兩岸一家親精神,大陸晶片產業應把台灣的晶片產業也包含在內,更有效更快的同時進軍以英特爾為首的服務器與PC晶片產業,和以高通為首的移動通信晶片產業。
4、互聯網協定(IP):「互聯網+」的成功,取決於能否啟用大量的互聯網地址碼,大陸現有規模世界第一和全球近25%用戶的互聯網,但只有9.85%的IPv4地址,對IP地址的迫切需求本應倒逼IPv6的普及,可惜不知何故,目前陸 IPv6使用率情況卻遠低於歐美等國,且差距明顯。陸先已在IP的IPv4時代(地址碼數量約40億個)落後,現要在更先進的IPv6(地址碼數量實質上是無限的)急需實現超越,其實陸對IPv6的發展十分有遠見,早在2003年就有了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範工程,只是大陸的多數運營商及產業界對市場認知,還缺乏勇於投資創新超前建設的魄力。
陸科技成就琳瑯滿目,但創新技術市場機制仍然薄弱,尚無法抗衡西方技術創新的所謂自由市場壓力,其實國與國之間是沒有絕對的自由市場,相信絕對自由市場,是絕對的錯誤。
推動「中國製造2025」和「互聯網+」融合,不能只靠市場主導和企業引導,在簡政放權之下,政府還須以其非常成功發展軍工、電力、高鐵等戰略性產業的態勢親自出馬落實「互聯網+」,誠如李克強總理年初強調:「我們必須要把『中國製造2025』和『互聯網+』突出出來。在互聯網行業,我們和發達國家幾乎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這一次,我們務必要抓住機遇,決不能再次錯失。」
若說1895年《馬關條約》割捨台灣又賠鉅款和1901年賠款給僅5萬人的八國聯軍4億5千萬兩白銀(給外國當了發展經費)是積弱晚清沒有選項的無奈,那現在大陸與台灣為了重要科技做大,投資或舉債都是「必須」的「小錢」。(作者為太空工程師)
(旺報)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207000417-2603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