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6年2月13日 星期六

王銘義專欄-習近平的機遇意識

 
拉高互聯網大會層級 習將出席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新華社資料照片)

紫禁城南新建的天橋藝術中心正在上演李敖同名小說《北京法源寺》改編話劇。該劇講述晚清時期,以康、梁為首的維新派,為中國體制改革、變法維新尋找出路、帝黨與后黨激烈權鬥、保皇與革命理念思辯的政治大戲。
長篇小說或改編話劇呈現的晚清帝國風雲:變法失敗、康梁流亡東瀛、譚嗣同獄中絕筆「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都已成為如煙舊事。在中國開展深化改革之際推出變法維新大戲,格外受到矚目。
北京天橋是藝術薈萃之地,據稱,清末民初在此獻藝的戲劇、雜技等民間藝人多達數千人,被視為老北京藝術文化的精神符號。透過「戲說晚清」演繹清末著名思想家變法維新故事,似也符合「鑑往知來」的政治主旋律。
同樣的紫禁城,同樣的中南海,但歷史時空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相較於晚清的宮廷巨變,當前中南海的變革與執政舉措,顯然更加受到舉世關注。尤其,接掌中共總書記剛滿三年的習近平,隨著權力更形鞏固,強勢的決斷力、縝密的行動力,已形成特有的執政風格。
在11月間,習近平以極高效率的節奏,罕見的自信與勇氣,接續完成了歷任中共領導人做不到,或不敢說,或不敢碰的「歷史創舉」:與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出席紀念胡耀邦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啟動中共軍區調整改革方案。
自中共中央全面形成高度集權以來,習近平已成為繼毛澤東、鄧小平之後,最具黨政軍領導威權的政治強人,諸多深化改革方案都是透過從上而下的決策模式,逐層逐級展開,涉及高度敏感的決策事務,習近平更是親自拍板。
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舉行「馬習會」,對習近平並非沒有政治風險,國際社會與大陸內部的各種評價,習近平更難以輕忽。因此各方普遍認為,「馬習會」正是反映習近平對處理複雜兩岸關係充滿自信與絕對執政的訊號。
近30年來,有關對胡耀邦的歷史評價,始終被中共領導人視為「禁區」,在習近平出席中共中央「紀念胡耀邦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並發表演說後,這項禁區已完全解禁,習近平審時度勢,終能為共黨內部的權力糾結解套。
軍隊改革議題歷來更是中南海領導人避免碰觸的敏感領域,在習近平以反腐之名拿下兩隻中央軍委大老虎後,傳統軍區編制與指揮體系的變革與調整,即刻提上議事日程,這更是江、胡執政時期難以想像的「強軍戰略」。
中國當前面臨著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當然也承載複雜多變的危機與挑戰;尤其中美能否建立穩健的新型大國關係,兩岸關係能否持續和平發展,不僅影響中國的總體布局,更將決定習近平「執政路線圖」的步驟與進程。
2013年6月,習近平在訪美回京後會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時說,兩岸關係站在新起點上,面臨重要機遇,可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美國總統歐巴馬見到他第一句話就說要把握機遇,中美與兩岸都要有「機遇意識」,還要能掌握「機會之窗」。
掌握機遇,是習近平最常使用的關鍵詞,也是他得以完成重要創舉的驅動力。習近平的「機遇意識」最終促成「馬習會」的實現,但兩岸和平進程即將面臨不確定變數,2016年對兩岸關係未來發展又將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習近平在世界互聯網大會說,應堅持尊重網路主權,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網管模式、平等參與國際網路空間治理等權利。這是習近平2015年的「收官之作」,中國憑藉著自信與綜合國力所展現的「強國形象」,正受到全球高度矚目,但對台灣而言,究竟是機遇?還是挑戰?
(中國時報)
校正編輯:林宜靜

資料來源: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219000405-2601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