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6年2月16日 星期二

歷代名人醫療外史 李後主亡於牽機藥酒 (之五)

摘要: 相傳李煜喝下的是「牽機」藥酒,服後頭足如弓狀掙扎,痛不欲生,狀如牽機,折騰了好久才斷氣,死得極慘。 1880年秋,新的西醫醫院落成,設病床150餘張,名為倫敦會施醫院,天津俗稱為
相傳李煜喝下的是「牽機」藥酒,服後頭足如弓狀掙扎,痛不欲生,狀如牽機,折騰了好久才斷氣,死得極慘。

1880年秋,新的西醫醫院落成,設病床150餘張,名為倫敦會施醫院,天津俗稱為總督醫院,就是後來的馬大夫紀念醫院前身。11月1日,醫院正式開業時,李鴻章主持開幕儀式並致辭。社會名流興致勃勃地參觀了這兒的醫療設施。

照X光中國第一人

李鴻章欣喜之餘還撰對聯曰:「為良相,為良醫,只此痌瘝片念;有治人,有治法,何妨中外一家。」其寓意不僅蘊含著傳統中醫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也彰顯了仁愛關懷、大醫精誠的醫學道德;同時闡明了探究醫學科學理論、融合中西醫學體系的理念。無疑是中國最早倡導中西醫相互借鑑、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理論思想雛形。

李鴻章對西醫如此鍾情是因為很早就有「西學為用」的思想基礎,創建西醫院就體現了用開放的眼光看世界、緊跟時代潮流、避免被動地閉關鎖國的治國方略。

1887年,香港西醫書院籌建,邀請李鴻章做「名譽贊助人」,他欣然接受並親筆回信。李鴻章自己身邊除了中醫之外,也不乏西洋醫師。1896年,出訪德國時,鑑於臉部曾在日本遇刺中槍,彈頭未取,他敢於嘗試用剛發明不久的X光機拍照,成了中國第一個使用X光設備的病患。

然而,在100多年前,面對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礙於當時的科技水準,中西醫最一流的水準仍然不能把他從鬼門關前帶回來,實在有點可惜。

「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浪淘沙〉

接著談死於毒酒的詞中帝王李後主。西元978年某日,北宋開封府某處不算豪華的家宅內,主人捧著宋太宗趙光義賜予的沉重酒壺,淚如雨下,他顫巍巍地滿斟一杯御酒,望著搖曳的燭光、夜空閃爍不定的星和若隱若現的月,長嘆一聲,他回首故國,那些春花秋月、鳳閣龍樓、玉樹瓊枝……還有他與戀人割捨不斷的綿情。

令人痛不欲生的牽機毒酒:在使臣嚴厲眼神的威逼下,李後主硬生生把藥酒灌進喉嚨,痛苦地死去。據說此日恰是七夕,也是死者的生日。朝廷隨即發出早就準備好的訃告:故「左千牛衛將軍」、「隴國公」李煜因病不治,皇帝輟朝3日以示哀悼。頗為諷刺的是,在這堆聽起來很榮耀的頭銜裡,宋太祖趙匡胤曾經賜給他的、帶有侮辱性的「違命侯」被徹底刪除了,主人還官升一級,由侯爵晉升為公爵。

千百年來,亡國之君在百姓心中的待遇其實大相逕庭,像隋煬帝、陳後主之流,基本上屬於「咒罵、嘲諷」型,像明朝崇禎帝則屬於「批評、嘆息」型,而南唐後主李煜就屬於「同情、惋惜」型。的確,此君本色應是詞人,卻不幸錯位帝王,他前半生的作品香軟、幽怨,後半生的詞作凄涼悲壯、意境深遠,為詞史上承前啟後的大宗師,如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言:「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於其語句的清麗、音韻的和諧,更是幾乎空前絕後。

相傳李煜喝下的是「牽機」藥酒,服後頭足如弓狀掙扎,痛不欲生,狀如牽機,折騰了好久才斷氣,死得極慘。所謂「牽機藥」即中藥馬錢子,含「士的寧」及「馬錢子鹼」,是極強的中樞興奮劑,大量攝入會強烈抽搐。成人一次口服士的寧5到10毫克就會中毒,30毫克即可致死。馬錢子的毒性也很劇烈,致死量只需約10克(2錢)。病患中毒後會出現全身僵直性痙攣,伴隨雙目凝視、牙關緊閉,面部會出現一種詭異而可怕的獰笑一直至呼吸肌麻痺而死。南唐後主李煜之死狀「前頭足相就,如牽機狀」,與之大致相符。

嘆夢裡不知身是客

做為亡國之君,李煜可選擇的道路無非是自殺殉國或苟且偷生。他雖不懂政治,但終究是文人,試圖選擇前者,但軟弱的個性使他沒有勇氣像商紂王一樣撲向熊熊烈焰。他博覽群書,當然知道亡國階下囚的下場:晉愍帝、梁元帝被俘,受盡屈辱而被殺;蜀漢後主劉禪被司馬昭俘虜,雖然沒有被殺,卻留下千古笑名……李煜既是自負高貴的文人皇帝,豈能忍受此等恥辱?但他畢竟在死亡面前退避三舍,想自殺又遲遲疑疑、躲躲閃閃,最終只是一把火燒掉藏書,沒有自焚。等到宋軍曹斌部的士卒衝到跟前,他也只能肉袒負荊,手牽白羊,背後扛著棺材,把性命交給敵軍罷了。

於是,李煜與眷屬、臣僚、宮人一眾在宋軍的押解下,「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離別歌。垂淚對宮娥。」途中,他心中五味雜陳,留下〈渡中江望石城泣下〉一詩:「江南江北舊家鄉,三十年來夢一場。吳苑宮闈今冷落,廣陵台殿已荒涼。雲籠遠岫愁千片,雨打歸舟淚萬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閒坐細思量。」悲涼而不能自勝啊!

為顯仁政,太祖趙匡胤表面優待,但仍封「違命侯」以示侮辱,繼之軟禁監視。名為公侯,實則囚徒。有人常把李煜之死歸咎於宋帝怒其故國情思、復國嫌疑。(待續)


▲李後主畫像。(摘自網路)



▲李鴻章1896年訪德,照了X光,圖為與德相俾斯麥合影。(摘自網路)


▲李後主是悲劇人物,圖為蘭陽戲劇團歌仔新戲《小國哀歌》演繹李後主。(本報系資料照片)


歷史課聽不到的奇聞



資料來源:http://want-daily.com/portal.php?mod=view&aid=17156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