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回目錄 ]

2016年2月26日 星期五

社論--幸福密碼就是愛

 2016/2/19|作者: 







 近年興起的「國民幸福指數」,因為幸福難以捉摸,如何定義頗有爭議。哈佛大學進行長達七十五年的「格蘭特研究」,最早定義幸福是「成功生活的情感和生理因素的結合體」,但發現在炫目的成功下,掩藏著黯淡人生,不少人有嚴重的精神疾病,人生成功要看如何應對困難。

應對困難的心理分析術語是適應性,也稱為防禦機制。最不健康的是精神病態防禦機制,如偏執狂、妄想狂。其次是不成熟防禦機制,如憂鬱症、心理投射、幻想。再次是正常人最普遍的神經質防禦機制,如理智化、情感分離、壓抑等。最健康的成熟防禦機制,包括利他主義、幽默感、合理期待、壓抑衝動或衝突,以及升華,找到情感出口,釋放攻擊性。

研究得出一個只有五個字的簡潔結論:「幸福就是愛」。幸福不必追求更多的財富和權力,如果沒有充滿愛的情感聯繫,不會感到幸福。

心理應對機制也被形容為「從塵土中煉金的能力」,就是用成熟的心理防禦機制來替代自我中心,不再沉溺於情緒波動。我們常說某些人是「人生勝利組」,這個詞原指「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二代,但怎樣的人最可能成為人生贏家?

美國心理學家喬治.瓦利恩特在研究報告《經驗的勝利》指出:「處理親密關係的能力,是預測人們成功的關鍵。」其中,家庭關係發揮一定的作用,「童年經歷影響一生幸福」早經證實。

在充滿父母關愛的溫暖家庭成長的人較容易成功,在冷漠、空虛家庭成長的人則反是。成功的定義很多,可以僅僅是一個EQ很好的人,與人和樂相處,廣受親友喜愛。生活快樂就是幸福,這樣的人甚至更長壽。

雖然並非所有幸福的人都有完美童年,但如果正面思考,會發現生活裡總有些好的人與事,會帶來積極影響,克服負面經歷所造成的壓力與沮喪。人生成功與幸福的秘訣,就是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被人所愛、愛別人更能得到幸福生活。

施與受都能得到幸福,感到幸福,各國許多公益團體都印證了這點。紐西蘭甚至有「公益黑幫」。這個毛利族幫派的老大傑米「放下屠刀,拿起餐刀」,每天帶著手下給三餐不繼的孩子送三明治。

二○○八年一次幫派槍戰中,一個孩子遭流彈波及喪生,讓傑米頓然覺悟。尤其當他得知紐西蘭有四千萬隻羊和四百萬人口,卻有二十九萬個孩子挨餓。他開始帶領個個刺青、剽悍兇狠的手下,給當地納魯阿瓦希亞小學的孩子做三明治。

傑米每次送三明治到學校,馬上被孩子們圍著歡呼。校長瑪麗亞哈米爾說:「他們選擇站在光明這邊,行動比語言更響亮,產生了積極影響。」傑米的幫派被其他幫派戲稱為「三明治幫」。

二○一五年七月傑米成立基金會,為窮孩子募款改善飲食,資金最初由幫會裡三百多名成員涓滴湊起來。世界上除了日本,只有紐西蘭承認黑幫是合法團體。傑米表示不會說自己是個天使,但他願意在社會中扮演一個好的角色。

人們往往希望被愛,但愛別人得到的「回報」更多,且更為人所愛。

資料來源: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42974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